当前位置 主页 > 站长资源大全 > iis7百科 >

    倪光南——站柜台的研究员和被解聘的院士

    栏目:iis7百科 时间:2019-10-25 10:14

      1995年6月30日上午,联想组的六层会议室倪光南和柳传志坐在第一排的任一侧。
      联想 200多名中层以上干部必须参加会议。尽管他们有不同的气氛,但他们仍然等待事情发生,不敢讨论它们。
      联想董事会宣布释放倪光南总工程师兼总监。 柳传志在随后的讲话中,泪水消失了,02-1的爆炸声很平静。他说:“在任何位置上,您都不会忘记如此宏伟的目标(通过科教兴国),并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而感到最开心的事始终是全心全意的。”

      “为什么经历过失败、非议,还要坚持?”79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日前被媒体问道。
      “没去考虑这些事情,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在一定条件下尽可能去争取。1.0往往不太好用,那没人做就不去做了吗?也得做。1.0是一个过程,没有1.0哪有2.0?”
      作为改革开放后最早一批下海的科学家,倪光南大半生的心血都倾注在中国IT核心技术,尤其是芯片和操作系统上。全球化的市场浪潮里,他曾被定义为失败的一方,但如今再看陈年,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。
      会议结束后,倪光南和柳传志各自默默地离开现场。十年间,他们从风雨同舟变成背道而驰。
      当年,中关村有“三个企业家找到三个科学家,成就三个知名企业”的经典故事:柳传志找到倪光南,开发联想式汉卡,成就了联想;张玉峰找到王选,开发方正激光照排系统,成就了方正;四通找到了王辑志,开发四通打字机,成就了四通。
      在中科院计算所,与默默无闻的柳传志相比,倪光南是“明星科学家”。他参与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大型计算机,并首创在汉字输入中应用联想功能。
      《柳传志心中永远的痛》中记述,柳传志 1970 年进计算所,老听人说倪光南聪明,记性特别好,于是假装对一个非常长的方程式不会,向倪光南请教,后者提笔就写了出来。倪光南 1961 年大学毕业,10 年不用的方程式居然还能记得如此精确,这让柳传志钦佩不已。
      在 70 年代“五七干校”下放劳动时,两人在一班一个宿舍,倪光南发烧 39 度,照样坚持打场,不肯下来。这也给柳传志留下了良好的印象,他觉得倪光南和他一样,都是可以吃大苦的人。但最后横亘在他们面前恰恰就是各自的坚持。
      1984 年,计算所发起成立了新技术发展公司,柳传志被选为主管日常经营工作的副经理。这一年年末,王树和、柳传志、张祖祥三人一筹莫展。刚创办不久的公司被人骗了 14 万,而所里给的开办费一共才 20 万。冥思苦想后,三人模仿诸葛亮、周瑜、鲁肃,将各自的方案写在纸条上。三张纸条同时打开:“倪光南”“倪光南”,还是“倪光南”。
      倪光南心中也有一个科技产业兴国梦。1939 年出生的他对“国弱被人欺”有着切肤之痛,“从小逃难的经历,是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的。它让我明白,国家应该富强起来,才不会受人家的欺负。”
      1983 年,倪光南毅然放弃了高薪留任加拿大工作的机会回国。他说:“如果我不回来,我此后所做的一切不会对中国制造有所帮助。”
      因此,当柳传志伸出橄榄枝后,倪光南没犹豫就接受了。他相信,柳传志能推广好他的科技成果。
      因为有一件事让他难忘:下放劳动时,一天晚上,柳传志讲《基度山恩仇记》电影,倪光南看过这部小说,但柳传志讲得绘声绘色,他依然听得津津有味。从此,他对柳传志的文学功底和表达能力佩服不已。
      倪光南接受邀请时提了三个条件:一不做官、二不接受采访、三不出席宴请,他想把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在研发上。
      “没做成事之前,可能都会被当成唐吉诃德。”倪光南接受媒体采访时说,“但也不一定要自己成功,我做一段,人家接着做。从大局看,一个企业不行还有更多企业出来,依托产业界发展是一定可以的。”
      不过对于金钱和名利,倪光南从没放在心上的。他不谙世事,也不会为这些世事所累。
      当初联想的许多研发人员去了华为;方舟没了,但君正将国产CPU技术延续了下去。